(SeaPRwire) –   全球大多數國家的數千名談判代表和觀察員將於本週在加拿大渥太華城集會,為制定一項條約以制止塑膠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化而努力。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數據,每天相當於2000輛垃圾車滿載的塑膠會流入海洋、河流和湖泊。人們日益吸入、食用和飲用微小塑膠粒子。

談判人員必須精簡現有條約草案,並決定其範圍:是否將重點放在人類健康和環境,限制塑膠的實際生產,限制塑膠中使用的某些化學品,或採取上述各項措施的組合。這些是一個自稱「高度志向聯盟」國家希望看到的要素。

或者,協議可能有更為有限的範圍,重點放在塑膠廢物和更好的回收利用,這是一些塑膠生產國和石油和天然氣出口國所希望的。

2022年3月,175個國家同意制定第一份有法律約束力的塑膠污染條約,包括海洋中的塑膠污染,最遲到2024年底完成。這是談判進程的極短時間表,旨在配合問題的迫切性。這是聯合國政府間談判委員會就塑膠問題舉行的第四次五次會議。

修復眾人都知道需要修復的事情,這是一次機會,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英格·安德森表示。

“全球人民對所看到的都感到厭惡。海龜鼻子裡的吸管,肚子裡充滿漁網的鯨魚。也就是說,這不是我們想要生活的世界。”她在採訪中表示。

安德森駁斥說這是一個「反塑膠」過程,因為塑膠在很多方面都有助於世界。但是,她表示,條約應該消除不必要的一次性和短期塑膠產品,這些產品通常被埋葬、燒毀或傾倒。

全球塑膠生產繼續迅速增長,如果不採取行動,預計到2050年塑膠生產量將雙倍或三倍。

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上週發表了一份報告,研究了生產過程對氣候的影響。

如果生產保守增長,生產過程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將超過雙倍,他們得出結論。這可能使用21%至26%的剩餘全球碳預算,也就是從現在到2050年之間仍可以產生的碳量,同時保持1850年以來的1.5°C升溫目標或以下。

塑膠主要由化石燃料製成。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8)去年12月同意,世界必須轉向不產生溫室氣體的可再生能源,三倍利用可再生能源。

但隨著對化石燃料減排的壓力增加,石油和天然氣公司正將業務重心轉向塑膠領域,這可能成為一個生意興隆的市場。

談判最大的挑戰是主要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不希望條約限制他們開採和出口化石燃料以生產塑膠,國際污染物淘汰網絡國際協調員Björn Beeler表示。該組織希望制定一項全球控制塑膠中有害化學品的條約,並制止塑膠生產的快速增長。

“生產是一切的核心,這就是為什麼進程進展緩慢。它將被加速。”他表示,”這不關於海洋。它更多地關於石油。”

俄勒岡州參議員傑夫·默克利領導國會代表團前往渥太華,為一項強有力的條約進行倡導。美國政府的立場至今是,各國應採取自願措施制止塑膠污染,但這還不足以推動變革,默克利表示。

“美國不夠雄心勃勃的根本原因是,我們是一個化石燃料國家。”他說。

埃克森美孚正加大塑膠生產。塑膠是一種有用、寶貴的材料,可以改善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質量,並應替代其他產生更多溫室氣體的材料,埃克森美孚產品解決方案公司總裁兼國際化學協會總裁卡倫·麥基表示。

“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關心環境中的塑膠廢物問題。我們確實需要解決這個問題。”她說。”但我們應該將塑膠生產和需要管理塑膠使用後產生的廢物以及提高循環利用程度進行區分。”

麥基表示,去年埃克森美孚在德克薩斯州貝城的大型綜合體中利用化學回收技術分解了超過4500萬磅的塑膠廢物。該公司計劃在全球其他主要生產基地也增加此能力。

美國化學委員會主席兼CEO克里斯·詹恩同意麥基的觀點。重點應放在消除塑膠污染,而不消除塑膠的好處,他表示。

2022年12月在烏拉圭開始談判時,各派立場迅速形成。一些國家主張全球強制措施,一些主張自願的國家解決方案,還有一些主張兩者兼有。2023年5月在巴黎和2023年11月在奈洛比的進程進展緩慢。

但是,強有力的條約仍有足夠時間推進,自然保護協會將在渥太華領導代表團的亞歷克西斯·傑克遜表示。自然保護協會、綠色和平等其他環保團體認為,條約必須減少生產和使用的塑膠量,才能制止塑膠污染。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完成了進程的一半以上,所以我們還有巨大工作要做。”傑克遜表示。”但是,我認為即使困難,我們也可以實現變革。”

安德森表示,她也對今年秋天在韓國舉行的最後一次會議能達成有意義的條約感到樂觀。

“全球人民都想看到這項條約。需要解決的問題,大家都知道。因為環境中的塑膠是不自然的。”她表示。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