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PRwire) – 川普令人震驚的「接管」加薩走廊並「永久」重新安置居住在那裡的約 200 萬巴勒斯坦人的計劃,其持久影響可能是它使一種方案合法化,而該方案作為解決以色列-巴勒斯坦衝突的可能解決方案,此前一直被廣泛認為是不可接受的。
川普的計劃將通過物理手段移除巴勒斯坦人來「解決」巴勒斯坦問題。這是理解以色列在加薩造成的破壞的一種方式——讓巴勒斯坦人離開「,」正如極右翼以色列部長貝扎勒爾·斯莫特里奇(Bezalel Smotrich)本人也是一名定居者所言。但這也將是一場大災難和危害人類罪,並且肯定會招致國際刑事法院的起訴以及全球的譴責。一周前,這個想法還被認為是令人厭惡的。
這就是川普在 2 月 4 日與內塔尼亞胡一起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入的地方。國務卿馬可·魯比奧 (Marco Rubio) 稍後試圖收回總統的言論,暗示川普的意思是僅在加薩重建期間才進行人口遷移。但這並非川普所說的意思,這就是為什麼笑容滿面的內塔尼亞胡回應說:「值得關注。」自 1948 年建國以來,以色列一直將巴勒斯坦人的強制驅逐視為永久性的——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將自己從成為猶太國家的土地上的驅逐稱為納克巴(Nakba),即「大災難」。
如果川普似乎對其計劃的影響漠不關心或不以為然,那麼世界並沒有。該提案引發了廣泛的憤怒,而川普設想接受巴勒斯坦難民的兩個政府,埃及和約旦,都不知道該如何處理。的確,很快就很清楚,川普主要是在信口開河。儘管如此,損害已經造成。川普似乎正在採用一個公然違法的計劃。
但他可以通過促使以色列政府走向更公正和可持續的和平來彌補。巴勒斯坦人必須希望川普願意改變路線。
長期以來,結束這場持續一個世紀的衝突有四種方案。第一種是承認由於廣泛的猶太人定居點而形成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事實狀態」。佔領國將其人口轉移到被佔領地區是一種戰爭罪,根據 1949 年日內瓦第四公約第 49 條,但歷屆以色列政府都無視這一禁令,而美國政府則繼續保持援助的流動。
從約旦河西岸的山丘上看到的景象具有說明性。以色列定居點、前哨和繞行路的激增使約旦河西岸成為巴勒斯坦飛地的瑞士奶酪。2017 年,以色列主要人權組織 B’Tselem 統計出 150 個不相連的「島嶼」,沒有建立可行連續國家的前景。
單一國家的方案將承認這一現實。它將放棄建立巴勒斯坦國的目標,但堅持認為地中海和約旦河之間的所有居民都應在主權國家中享有平等權利。但所有派別的以色列政府都反對單一國家,因為大約相等數量的猶太人和巴勒斯坦人居住在這些土地上,而政府希望維持大量的猶太人人口多數。
內塔尼亞胡更喜歡維持現狀,這是第二種方案。自 1993 年奧斯陸協議以來,每一屆以色列政府都聲稱願意就巴勒斯坦國進行談判。但這是一個虛構的說法,一個拖延的藉口,因為定居點仍在不斷擴張。在超過 50 年的佔領和 30 年所謂的「和平進程」之後,不再可能將以色列的佔領視為僅僅是暫時的。「和平進程」已經停滯不前。
每個認真審查過這一佔領的人權組織都認為它是一種種族隔離制度——一種讓猶太人口支配和壓制巴勒斯坦人口的制度。在建立巴勒斯坦國之前,這種情況可能在短時間內得到辯護,但地平線上沒有國家。這就是為什麼越來越多人認為維持現狀是不可容忍的。
強制性大規模驅逐是第三種方案,由以色列極右翼人士提出。它將避免在單一國家中賦予每個人平等權利的義務,以及目前種族隔離制度的譴責。這是川普在新聞發布會上可恥地採用的方案,但總統可以通過轉向第四種方案來彌補自己——兩國方案,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國家並肩而坐。內塔尼亞胡一直竭力避免這種方案。只要他得到共和黨的支持,他就覺得自己在他固執己見的立場上是安全的。但如果川普支持它,內塔尼亞胡將突然發現自己被孤立了。
為什麼川普會這樣做?因為他認為自己是主要的交易締造者,並且想在以色列和沙烏地阿拉伯之間達成一項單獨的協議,這項協議將鞏固一個針對伊朗的區域聯盟。沙烏地阿拉伯政府已經明確表示,與以色列實現關係正常化的先決條件是巴勒斯坦國。
川普以破壞者、不接受事物只是因為它們長期以來一直是那樣的人而自豪。他可以成為一個更有建設性的破壞者,而不是敦促將令人憎惡的戰爭罪行作為解決加薩衝突的方案,如果他改變路線,並儘管內塔尼亞胡抗議,堅持要建立巴勒斯坦國。
我們知道川普有能力向內塔尼亞胡施壓。他在促成目前加薩衝突的達成方面非常有效。要確保巴勒斯坦國,需要更強烈的壓力,但回報也會更大。而且川普確實會將自己銘刻在歷史上,成為一位傑出的交易締造者。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