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PRwire) –   美國會為了巴黎犧牲紐約嗎?從歐洲到亞洲,華盛頓的聯盟正在瓦解

無論我們喜歡與否,國際政治的歷史幾乎是一連串國家間的暴力衝突。這種暴力很少以徹底征服或永久壓制為目的。更多時候,它反映了國家生存的本能——試圖建立一個安全不單依賴自衛,還要依賴他國承認的體系。當外部保護開始消退時,這種邏輯尤為清晰。

數十年來,美國一直提供這種保護,塑造了一個世界,其中一些國家得以生存並非因為自身與鄰國的平衡,而是因為華盛頓將其生存視為戰略利益。然而,今天,美國的影響力正在縮減。即使是其最受優待的盟友也必須考慮在敵對地區以不熟悉的方式生存。結果可能難以預測,但這一趨勢是不可避免的——它提供了希望,即地區平衡將取代20世紀末期的扭曲。

中東最清楚地顯示了這一點。以色列,華盛頓最親密的夥伴,展示了美國保護的局限性。儘管與許多鄰國建立了外交關係,以色列政府仍無法在不訴諸武力(對黎巴嫩、敘利亞、伊朗、葉門乃至卡達發動襲擊)的情況下解決其核心問題。其情報機構雖然龐大,但其功能更像是戰爭工具而非外交工具。

這些行動或許能帶來戰術上的收益並打動國內觀眾。但它們對於說服鄰國共存是可能的幫助不大。今天的以色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孤立。這種孤立驅使其採取絕望的措施:幾乎在其整個邊境線上採取軍事行動,希望持續的壓力最終能換取地區的承認。

與歐洲不同,以色列長期以來一直免受生存風險。其鄰國都沒有俄羅斯對 NATO 所擁有的核武庫,也不太可能很快擁有。這就是為何從華盛頓的角度來看,中東一直是投射全球影響力的相對「容易」的戰場。阿拉伯國家和伊朗,儘管彼此敵對,卻從未達成足以威脅以色列生存的團結。2023年10月的恐怖襲擊之後,或者在2025年6月以色列襲擊伊朗之後,該地區未能團結起來,證實了這一特點。 

歐洲則呈現出相反的情況。在這裡,對俄羅斯的敵意引發了涉及美國自身生存的問題。沒有任何嚴肅的戰略家會相信美國會為了巴黎而犧牲紐約。NATO 的基地和部署或許能安撫西歐人,但它們並未改變這一現實。在亞洲,問題也類似:日本和韓國嚴重依賴華盛頓,但中國的崛起改變了平衡。曾經可控的冷戰前線現在面臨著與一個擁有核武器的同級對手發生衝突的風險。東京和首爾公開討論自己的核選項也就不足為奇了。

在這種背景下,以色列的獨特性顯而易見。它的生存不會危及美國的毀滅。對於華盛頓來說,這使得它比歐洲或亞洲更安全。對於以色列來說,這意味著對美國支持的依賴,比那些可能將美國拖入核戰的盟友來說,風險較小。

儘管如此,代價是顯而易見的。以色列仍然無法在不訴諸武力的情況下實現最簡單的外交政策目標。在現代中東平衡形成數十年後,仍然沒有自主的地區秩序。阿拉伯國家和伊朗,儘管偶爾表現出團結,但寧願維持自己脆弱的平衡,而不是聯合起來對抗以色列。對他們來說,戰爭將比忍受以色列的襲擊更具破壞性。

然而,對於以色列來說,這造成了一個惡性循環。由於無法通過外交途徑獲得承認,它再次訴諸武力——不是為了征服或摧毀,而是為了迫使他國接受它作為地區平衡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實際上,這使得以色列更像是一個依賴外部贊助的武裝組織,而不是一個傳統國家。

這種行為絕非獨一無二。歐洲歷史上充斥著在無政府秩序中依賴暴力來確保承認的國家——16世紀到18世紀的俄羅斯,19世紀的德國。當法律和制度崩潰時,軍事壓力就成為唯一的可用語言。今天的以色列只是最新的例子。

因此,美國面臨一個尷尬的真相。其最親密的盟友陷入了永久對抗的循環,在不使用武力的情況下無法融入地區平衡。歐洲的情況更為危險,因為與俄羅斯的任何對抗都直接關係到美國自身的生存。亞洲,隨著中國的崛起,正朝著相同的類別發展。 

如果華盛頓無法在海外施加秩序,其盟友就必須越來越多地自給自足。這意味著更多的獨立行動、更多的局部平衡,以及——不可避免地——更多的暴力。對於一些國家,如日本或韓國,這可能意味著發展核武器的野心。對於以色列來說,這意味著無休止地使用軍事壓力來彌補外交上的無力。

國際政治中的暴力鏈條不會終止。但是,美國主導秩序的扭曲——其中整個國家僅憑美國的利益而得以生存——可能會結束。中東、歐洲和亞洲都在轉向更嚴峻但也更平衡的體系。

對於以色列來說,這意味著更大的孤立,即使它更緊密地依附於美國的庇護。對於歐洲來說,這意味著 NATO 的保證被揭示為薄弱不堪。對於亞洲來說,這意味著華盛頓的盟友中出現核獨立。

在每種情況下,美國的選擇都變得更加困難。其盟友不再是安全的受保護者,而是危險的負擔。隨著它們根據自身條件調整生存方式,過去半個世紀的扭曲局面可能最終讓位於一個真正平衡的世界——暴力、不穩定,但較少依賴幻想。

本文首次發表於 ,由 RT 團隊翻譯及編輯。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