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PRwire) –  

2024年5月4日,喬治亞提比里西 – 為了對抗亞洲開發銀行,NGO論壇網絡及其全球盟友聯合起來挑戰銀行的政策和項目,強調其對社區、環境和公民空間的有害影響。隨著亞洲開發銀行即將舉行第57屆年會,民間社會組織強調迫切需要對該機構進行問責和改革。

喬治亞公民空間持續受壓提供了一個更深刻的背景,來批評亞洲開發銀行的行動。在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等國針對公民社會的壓制性法律,以及蒙古、越南、印度和孟加拉國不斷收縮的公民社會空間下,無法忽視亞洲開發銀行的作用。

民間社會組織要求亞洲開發銀行在環境和社會保障標準上達到最高水平,根據國際公認的人權、勞工和環境公約。但是,2023年10月發佈的《環境和社會保障框架》草案未能滿足這些標準。

在《環境和社會保障框架》諮詢過程中的缺乏透明度和問責制引起嚴重擔憂。儘管民間社會組織已經參與兩年,但他們仍未看到自己的投入如何納入該政策草案。《環境和社會保障框架》未能承諾「不造成損害」,顯示出亞洲開發銀行在環境和社會保障上的疏忽。

此外,《環境和社會保障框架》含糊不清的措辭和缺乏關鍵流程如環境影響評估和社會影響評估的納入,引起人們對其處理項目相關損害的效力的擔憂。民間社會組織拒絕該政策草案,要求立即全面修訂並加入強制要求。

亞洲開發銀行支持煤炭和化石燃氣項目違背其氣候承諾。能源轉型機制未能確保關閉煤炭項目或防止其轉為其他有害項目。民間社會組織譴責亞洲開發銀行在淘汰化石燃料支持方面缺乏行動,並呼籲關閉允許煤炭融資的漏洞。

此外,亞洲開發銀行忽視人權、勞工權利和性別考量,進一步損害其可信度。民間社會組織要求將基於人權的方法整合入《環境和社會保障框架》,與全球框架和原則保持一致。

隨著亞洲開發銀行開展其保障審查過程,民間社會組織呼籲制定更為健全、公正和基於權利的政策,設立機制對借款人和私營部門進行問責。決策過程必須以透明度、包容性和社區參與為導向。

民間社會組織直接呼籲亞洲開發銀行總裁和總監重視公眾利益和問責制。亞洲開發銀行必須聽取受影響社區、環境保護者和人權倡導者的呼聲。銀行的行動對亞太地區人民的生活和生計有真實影響。是時候讓銀行以人為本,保護環境,維護人權。

NGO論壇亞洲開發銀行網絡成員和盟友的引言 [請記得在引言後加上姓名和機構名稱 –

近期地區內收縮公民社會空間的趨勢,俄羅斯正嘗試重新斷定其權力。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以及現在喬治亞的法律都在削弱不同的自由和權利,包括結社自由和言論自由,這些權利都被亞洲開發銀行政策和標準所承認和廣泛整合。這對亞洲開發銀行2030年實現可持續發展、氣候韌性和繁榮的目標構成威脅。這些法律不僅對媒體機構和公民社會組織產生冷卻效應,而且嚴重惡化投資環境,增加腐敗,顯著降低治理指標,顯著提高腐敗風險,影響投資的可持續性,並腐蝕商業。因此,亞洲開發銀行的反應應該是系統性的,以阻止或減少其影響,以確保有意義的參與、集會自由和言論自由。例如,由於喬治亞公共部門是亞洲開發銀行資金的主要接收者,銀行應暫停向公共部門提供所有新資金,直到通過《草案法》的決定被推翻,因為這會增加項目未能滿足績效標準的風險,限制有意義的利益相關者參與的機會。

– Manana Kochladze, CEE Bankwatch

在亞洲開發銀行第57屆年會上,我們仍在尋求對塔努胡水電項目受影響的馬加爾原住民社區的環境和社會公正,他們自2019年以來一直通過與銀行的爭端解決程序追求公正,但至今仍無果。曼尼普爾的民間社會團體缺乏保證,就《印波爾道路項目》提出關注不會面臨報復和危險後果。亞洲開發銀行在2009年《社會保障政策》的落實仍然存在問題。我們正在見證政策架構被急速改變,而不是解決銀行在《社會保障政策》實施中的失敗。我們對這份《環境和社會保障框架》論文的分析顯示,該政策通過「緩和層級」方法,尋求通過模糊語言來稀釋《2009年社會保障標準》中的強制規定,允許借款人在高和中風險項目獲得董事會批准前規避環境影響評估和社會影響評估。這直接將環境和當地社區置於所有亞洲開發銀行項目運營的風險之下。從我們的評估看來,亞洲開發銀行新的《性別盲目的環境和社會保障框架》實際上非常好地保障了,尤其是亞洲開發銀行官員和其借款人,只是不保障人民或星球。

– Rayyan Hassan, NGO論壇亞洲開發銀行

我們真誠地在過去兩年中參與了亞洲開發銀行辦公室安全保障的《環境和社會保障框架》諮詢,但最終政策文件中我們投入和要求的整合情況缺乏透明度,也令人感到擔憂。儘管我們持續參與並提供了詳細而真誠的投入,但缺乏披露我們意見納入情況的矩陣,讓我們無從得知哪些意見被考慮,哪些被忽視及原因。我們可能希望存有的對亞洲開發銀行的一絲信心,也隨著第二階段諮詢過程中我們投入被排除的缺乏透明度而喪失。

最重要的是,對我們代表的社區來說,《環境和社會保障框架》的願景未能承諾最基本的「不造成損害」原則。這嚴重忽視了環境和社會保障的本質目的。這表明我們的關注和建議在《環境和社會保障框架》草案起草初期就被明顯忽視。

– Vidya Dinker, Growthwatch, 印度

亞洲開發銀行繼續為化石燃氣和大型水電項目提供資金,與全球向可再生能源轉型的趨勢相違背。許多亞洲國家的LNG發電廠雖然成本高出可再生能源近10倍,仍然獲得亞洲開發銀行資助。我們要求明確立場:亞洲開發銀行必須退出天然氣,並修改《能源政策》,優先發展不含化石燃料和破壞環境的大型項目的綠色轉型。液化氫、碳捕集儲存和廢物轉能技術也得到亞洲開發銀行資助,但成本高昂且在減少碳排放方面效果有限。是時候亞洲開發銀行將公共資金重新導向真正的可持續解決方案。

  • Hasan Mehedi, CLEAN (Coastal Livelihood and Environmental Action Network)

這份保障政策草案很少糾正亞洲開發銀行金融中介貸款的黑洞。受亞洲開發銀行投資影響的社區有權尋求補救,但如果我們無法看到資金真正來源,就無法問責。銀行的中介貸款保障需要大幅改進,以確保在所有獲資助項目中透明披露亞洲開發銀行的參與情況,包括在項目現場和社區諮詢中明確披露亞洲開發銀行資助情況。

-Kate Geary, Recourse聯合主任

2015年至2020年期間,亞洲開發銀行項目中有近一半 – 46% – 觸發強制性移民。這意味著可能有多達100萬人被驅離家園、社區和生計。而無法得到充分補償或進行嚴格的環境和社會影響評估。對一家開發銀行而言,以公共資金為貧困紓解提供資金,這是不可接受的。亞洲開發銀行必須做得更好,並迅速行動。

– Dr. Nora Sausmikat, 德國Urgewald

2009年制定的《社會保障政策》旨在為人民和地球提供前瞻性保障。然而,現實是亞洲開發銀行在實施方面存在重大缺陷。我們需要一份更堅實、公正和基於權利的新政策,以保護社區免受傷害。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