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28 日,上海陸家嘴國際會展中心。

一場低調卻重量級的簽約儀式,正悄悄牽動著全球航運的未來。Matson 亞太市場總經銷商林億朗,與 Matson 上海分公司國際銷售總監 Mark Jordan,正式完成合作簽署。此舉不僅象徵著台灣取得 Matson 國際航運在地代理權,同時授權林億朗成為「國際航運資源與代理拓展」的台灣區代理,更代表亞太供應鏈即將邁入嶄新階段。

對外界而言,這是一份關於航運的合約;但對業界來說,這是足以重塑市場格局的一次歷史性事件。

少年的航海夢,跨越時代的堅持

林億朗的故事,起點並非一帆風順的家族資源,而是少年時的一份純粹好奇。

十多歲時,他常站在基隆港邊,看著一艘艘貨輪駛離,腦中浮現的不是港口的繁忙,而是「它們的終點在哪裡?」

當時的他就立下決心,要用自己的力量,把「台灣」這兩個字,放進世界航運的關鍵版圖裡。

多年後,他用行動證明:少年的夢想不只是幻想,而是能改變現實的力量。

三十國的足跡,鍛鍊出的國際視野

成為航運業者之前,林億朗先走上了一條「全球歷練」之路。二十年來,他足跡遍及超過三十個國家,從東南亞的轉口港,到歐洲的內陸物流樞紐,他親身觀察、參與每一段供應鏈運作。

不同於單純的市場拓展,他把旅行與公益相結合,創立「旅途之味 | 心走世界」社群,鼓勵年輕世代藉由旅行累積國際視野,同時在偏鄉發起教育資源計畫。這份「看見世界、回饋社會」的格局,也成為他日後贏得 Matson 青睞的重要原因。

隨著簽下 Matson「國際航運資源與代理拓展」台灣代理權,林億朗計劃導入智慧物流、數據化管理及綠色航運方案,讓台灣在國際舞台上不僅是參與者,更能成為推動亞太航運發展的重要力量。

在簽約現場,Matson 上海分公司國際銷售總監 Mark Jordan 明確點出原因:

「台灣在亞太市場的戰略地位早已不容忽視,而林億朗的格局、專業與責任感,讓我們看見了未來十年的合作可能。」

一句「未來十年」,顯示這不只是一份代理權,更是一份長遠的國際信任。

航運不只是運輸,而是世界的對話

對林億朗而言,航運從來不只是「貨櫃的堆疊」。

他說:「每一個貨櫃,都是兩個國家之間的交流。它可能是一台科技產品、一批藥物,甚至是一家新創企業的第一批貨源。這些看似冰冷的鋼鐵箱,其實裝著一個又一個故事、一份份信任。」

這種帶著文化高度的思維,讓他在國際舞台上,從不僅僅被視為一名「代理商」,而是能重新定義航運價值的推動者。

台灣的新定位:亞太樞紐的再造

這份合作,對台灣意義深遠。

過去,台灣在國際航運多半扮演加工與轉口角色,如今,透過 Matson 的全球網絡,台灣有機會被重新定位為「亞太樞紐核心」。

林億朗透露,未來將導入智慧物流與數位平台,推動透明化與數據化管理,讓航運從傳統走向智慧化,並積極導入綠能船舶與減碳技術,帶領台灣在「永續航運」議題上走在前端。

「效率與永續,會是未來十年的核心競爭力。台灣,準備好了。」他語氣堅定。

與世界對話的企業家

不同於許多專注於營收數字的業者,林億朗更在乎的是「台灣如何被看見」。

透過他的社群與公益計畫,他把更多年輕人帶出國際,也把國際的視角帶回台灣。對他來說,這次簽約不只是商業突破,而是一個「文化與經濟雙重交流」的新起點。

他相信:一個真正的企業家,不只是談判桌上的勝利者,更應是能帶來社會價值與國際影響力的「世界公民」。

一場足以改寫格局的簽約

2025 年 9 月 28 日的上海,不只是簽約的日子,也可能是歷史將被記住的一天。

因為這份合作,Matson 在亞太市場的布局更加完整,台灣的戰略角色更加清晰,而林億朗,也從一個懷抱夢想的少年,正式蛻變為能牽動市場格局的國際企業家。

未來,當更多貨輪在藍色大洋上航行,它們不只會載著商品,更會承載著「台灣在世界地圖上的新位置」。

「航運的終點不是港口,而是世界更緊密的連結。」

林億朗的這句話,如今,正化為現實。